澳门英皇赌场_欧洲杯押注软件下载-投注|官网

图片

心理咨询

父母是资源—写给“父母皆祸害小组”及所有父母健在的青年人

来源: 添加日期:2011-10-19

 

【转】父母是资源写给父母皆祸害小组及所有父母健在的青年人

 

(2011-01-14 19:40:30)

(斑马2010元宵节前夜转自杨眉心理学科普)

      快过年了,让我们送父母一份礼物吧。

       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让父母知道我们一直谨记他们的教诲更珍贵的礼物呢?

       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让父母知道我们也正走在“正道做人,正道做事”的道路上更

   让父母欣慰的事呢?!

 

     关键词: 集体自我疗伤  宣泄  受害者  迫害者  建设者  资源取向的解释  再决定 

             继续做受害者,还是不再做受害者?这是一个问题

    我在网上看了一部分“父母皆祸害小组”的文字,看到近两万青年人有那么多被父母伤害的回忆,真是十分难受。我在自己的咨询中也见过因为童年时被父母伤害而导致重大心理问题的学生,他们中有个别父母的所作所为甚至可以用“令人发指”来形容。

有这样的童年,真是人生的大不幸。

    现在有这样一个小组,大家因为有相似的伤痛而走到一起,彼此陪伴、倾诉、宣泄并且支持,从而不仅迈出了集体自我疗伤的第一步,同时也迈出了集体反思家庭教育的第一步。

    现在的问题是,下一步该怎么办?

    是选择继续做受害者,还是选择不再做受害者?这是一个问题。

                 宣泄过后,我们该做什么   

    继续这种声讨,把父母置于永远的迫害者地位,那么我们自己就会是永远的受害者。

    有没有想过,其实父母也是他们自身问题的受害者。

    如果父母是因为自己的心理问题而给我们造成伤害,那么,他们首先是他们自己心理问题的受害者;

    如果父母是因为他们自己早年经历的不幸而给我们造成伤害,那么他们首先就是他们自己早年经历的受害者;

    如果父母是因为无知而给我们造成伤害,那么他们就是他们自身无知的受害者;

    如果父母是因为不会爱而给我们造成伤害,那么,他们自己就是他们缺乏爱的能力的受害者;

   ……

   此外,如果我们只把自己当作受害者,那么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以建设者的身份开始自己新的甚至全新的人生?

    所以,宣泄是自我疗伤的第一步,宣泄过后,我们还需要做出新的选择:选择做建设者。

    选择做建设者而不是继续做受害者,被父母祸害过的人才有可能彻底摆脱过去的伤痛,而让自己有一个不一样的美丽人生。

    新的选择,会有新的开始

              让我们学习做家庭问题的终结者

    批判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之一,但是我们不能止于批判。如果一个人只是止于批判,那么有一天他会非常震惊地发现,他正在做他以往甚至是一向最为深恶痛绝的事。这事看起来很诡异:一个人会不可思议地、无法控制地在某一天开始做他一生都在反对的事

    比如一个从小因为家庭暴力而倍受伤害的人,起初他因为憎恨家庭暴力,努力要求自己绅士再绅士,并且他也做到了这点,但是因为他在自己早年的生活环境中只见过两种行为:暴力或者忍受。他憎恨暴力,他选择了忍受。他努力忍受的结果是:他做成了一个绅士,但是有一天,因为忍无可忍,他突然对家人动了手,那之后他就会对自己说:完了,我这是遗传的,我没救了,那以后,在外人看来,他有一个180度的大转变:成为一个让家人害怕的施暴者。

    他以为他是遗传,其实不然,这叫“强迫性重复”,事实上他的行为是学习来的,而学来的东西,就可以学走,但是他不知道这个秘密,而是被自己动手这点吓住,以为自己不可救药,于是从此放弃做绅士的努力。他不知道的第二个秘密是:在暴力和忍受这两极之间,还有无数种方法。而他完全可以通过选择去学习那无数种方法中最好的一种。

    所以,新的选择,首先要包括选择停止做家庭问题的受害者。

    如果我们现在不选择停止做父母问题的受害者,那么不仅有可能让自己一生都处于被害者的地位,更为不幸的是,几十年后的某一天,我们的孩子有可能立第二代“父母皆祸害小组”。这就如同我前面所举的那个让人觉得诡异的例子一样,历史常常会以惊人的方式重演。

    所以,问题父母所造成的最大问题不在于过去而在于将来!

    其次,要选择用新的更有建设性的方式来解决父母给自己造成的问题。

    过去毛泽东主席有一句名言:“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也就在其中了”其实这句话不完全对,“破”虽然是立的前提,但是,如果没有主动的“立”,“立”也是无从存在的。

    我在这里所提倡的“立”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对父母对我们的祸害做资源取向的解释,比如,因为他们的祸害,我们会比一般人有更强烈的要做好父母的动机,也因为他们的祸害,我们会比一般人更知道怎样可以避免对孩子的伤害。比如电影《浪潮王子》中那个汤姆,他父母关系出问题后,他的父亲对孩子非常粗暴甚至凶狠,而汤姆长大后却成了一个模范父亲。能够有一对好父母的榜样当然非常好,可是如果我们不幸碰上了一对是祸害的父母,我们也可以把他们当作反面教材,从此终止家庭问题,为自己的孩子树立一个好父母的榜样,从此开始家庭的良性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甚至要感谢祸害过自己的父母,因为有他们的祸害,我们才会有比一般人更强烈的要做好父母的动机;二是努力尝试从问题父母的行为中找到他们做得好的一面,这样做,其实不仅仅是为了父母,而英皇娱乐app_欧洲杯押注软件下载-投注|官网地是为了我们自己,不论父母曾经做了多少祸害我们的事,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中绝大多数人是出于无意,那种安了心一定要以伤害孩子为目标的父母无论如何也是小概率事件,绝大多数父母都是因为自身的问题,也因为缺乏爱的能力而祸害了我们,所以,只要我们愿意,我们仍然可以从祸害过我们的父母中发掘出他们对我们做的有意义甚至有价值的事。

     举例说,我在百度上以“父母皆祸害”为关键词而搜到的百度百科中有这样一段“在常打击子女(包括贬低、嘲讽等)、喜欢体罚、自以为是不懂装懂、将子女作为“攀比”工具、当众让子女出丑等十个选项中,网友最反感的前三项分别是“不擅鼓励子女,常打击子女(包括贬低、嘲讽等)”、“经常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刺激’自己”、“永远将子女看成不懂事的孩子,认为自己总是正确的”。而这三项,恰与“父母皆祸害”小组中组员讨论最为热烈的话题内容基本相符”。

    在大家最反感的三项中的有一条是:“经常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刺激’自己”。的确,这是父母做得非常糟糕的地方,这点对造成孩子的自卑有很直接的作用,理论上说,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人与人是没有可比性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种方法对有的孩子的确有激励作用;此外,像“不擅鼓励子女”这一条,又与我们的文化相关,我们的文化特别强调“满招损,谦受益”,这样的文化影响下,中国父母不善鼓励子女应该是一个通病,与此同时,也使我们中国人比一般民族更知道自律和自强。

    所以,父母所做的事会不会成为永远的祸害,取决于我们自己是不是把自己当作永远的受害者,如果我们选择停止做受害者,我们仍然可以从问题父母中学习到有助于自己健康成长的东西。  

    三是我们应该感谢自己,感谢自己在父母的祸害下依然能够健康地活下来,并且有能力运用网络资源参与集体疗伤;感谢自己依然对父母怀有割不断的爱与期待,否则就不会如此热切地去探讨亲子关系问题;感谢自己能够在还年轻的时候想到要反思家庭教育问题;感谢自己由于参与了今天的集体疗伤,将来我们有可能做成让我们的孩子发自内心热爱的父母;感谢自己给所有渴望做好父母的年轻父母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反面教材。

    好,有关父母祸害问题我们就谈到这,下面,我很想给“父母皆祸害小组”和所有父母健在的青年人提一个建议:快过年了,让我们送父母一份礼物吧。我想到的题目是:                  

                          父母皆资源

     我要先定义这里的“资源”一词,资源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我这里讲的资源是单指精神资源,因为物质资源上人与人存在着先天的不平等,因此没有可比性,但是精神资源不一样,任何人都可以向这个世界提供伟大的精神资源。

     从操作上看,我这里所说的精神资源是指父母向孩子提供的“正道做人和正道做事”的教诲和榜样。

     我先举几个例子:

     一、这是一个农民父亲,他的女儿大专毕业后在一个幼儿园工作,女儿上班前,他叮嘱女儿:“你要把那里当作自己的家,要好好爱惜,下雨了,要记着到院子里把该收的东西收回去,不要让幼儿园里的东西淋湿了”。

     他还有一个儿子,正在上高中,不久前他写了一篇作文:“我的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他的妈妈在北京当保姆,她是那种最为典型的在中国文化中会被称作义仆的保姆,她是文盲,但是她有很多非常了不起的生活智慧,更重要的是,她的人品和她的丈夫一样,都是非常让人钦佩的。

    再说一点他们的儿子的故事,他非常努力地学习,同时每到农忙,都会回家帮爸爸做农活,他是他们村里为数不多的仍然会帮父母做农活并且很会做农活的孩子!

     二、这是一个做鞋匠的母亲,她和她丈夫靠修鞋培养出了一个在北京读大学的大学生,有一天下午两点半多,天下着雨,我路过她的摊子,发现她拎着一双鞋,焦急地站在雨中四处看,我问她:“下雨了,你怎么还没有回去?”她告诉我:“今天这个人来修鞋,说他下午两点前就必须要,他要出差,可是他现在还没有来,我不能走”。可以想见,这样的母亲,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个多么敬业而又守信的榜样!

    特别说明,他们的孩子在周末回来看他们时,总是非常自然而又勤勉地帮他们打下手!

    三、这是一个父亲教育孩子的话:你们一定要注意向身边的人学习,中国古话说“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四、这是一个知识分子母亲,她教育孩子:“如果你在做一件事前要不断地给自己找有关对错的理由,就说明这件事有问题,这样的时候,你一定要坚持做对的事,而不要被那件事的好处诱惑”。

    五、这是一个农民母亲告诫孩子的话:“你要记住,头上三尺有神明”。

         ……                                         

     我相信,这样的故事,这类父母教我们“正道做人,正道做事”的例子,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一定都从父母那里听到、见到过很多,即使是祸害过我们的父母也一样,为了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尽可能少走弯路,为了能让我们持续发展,我们的父母都尽他们所能把他们知道的有关人生正道的道理告诉给我们(安了心要伤害孩子的父母不在这当中,以我的咨询经验,这样的父母是小概率事件)。

     因此,还是那个提议:快过年了,“父母皆祸害小组”和所有父母健在的青年人,让我们来搜寻自己的记忆,对不幸而处于被父母蓄意伤害这一小概率事件中的青年人,我们可以尝试从资源取向的角度去解释父母对我们的祸害,一条一条地,看我们能够从这些反面教材中学习到什么有助于我们成长的知识和教训,这样的本子,也许只能够留给我们自己,但它会成为我们自己将来做一个好父母的非常珍贵的教材。然后,我们要学习"慈悲地关爱自己"(这是我学生的话),而且我们还可以学习自己做自己的好父母!

    其他青年人可以把父母给我们的精神资源做一个回顾和整理。然后用一个美丽精致的练习本(这样环保,当然,如果你们愿意把这做成一个‘连续本’,就可以选择一个精致的日记本:)!以后每一次回家都可以往上添几句话,也包括自己当前因为父母以往的教诲而得到的收获)把它们记录下来,上面写上“父母语录”,过年的那一天,把它送给我们的父母,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会比让父母知道我们记住了他们“正道做人,正道做事”的教诲更为珍贵的礼物呢?!还有什么比让父母知道我们也正走在“正道做人,正道做事”的道路上更让父母欣慰的事呢?!

 

 

附记:

    “祸害父母”可以被看成一个符号,也就是所有伤害过我们的人,包括手足、亲友、老师、同学、同事等,其实我们都可以从资源取向的角度去解释他们给我们造成的伤害,只要我们愿意换一个角度,否则,只要我们每坚持一天认定他们是迫害者,我们自己就会多做一天受害者。

    人类在不幸或者灾难面前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是去自我超越还是自我毁灭,是去爱还是去恨,是去建设还是去破坏……,所以说这是最大的挑战,因为它不仅最直接地关系到一个人是否能摆脱眼前的危机,而且关系到他是否能够在这人生最关键的时刻发现并且调动自己的神性,从而持续发展直到做成最好的他自己。

    我们已经做了那么长久的受害者了,现在,请让我们为自己做一个再决定

             从现在起,

                   不再做受害者;

                          从现在起,

                               做一个建设者,

                     一个自己新生命、新生活的建设者!